心的柔軟力

作者 : 楊心怡 圖片來源 : 林后駿  

早晨睜開雙眼,想到今天一連串的會議、待辦事項就心浮氣躁,不得不起床面對現實;忙碌終日,夜裡躺在床上,思緒仍在腦中瘋狂打轉,靜不下來、睡不安枕;白天、黑夜,海量資訊不間斷湧入,e-mail、LINE、社群媒體的各種訊息,讀了沒?沒回?朋友又更新、分享了哪些動態?自己的貼文拿到幾個讚?收看訊息當下很是刺激,但夜闌人靜時,你是否有種莫名的焦躁及空虛感? 

 身處資訊爆炸、刺激過剩的年代,任何訊息都可能牽動我們的心緒,念頭輕易就被焦慮、緊張、壓力、煩惱牽著走,總是「不在」。這些壓力也讓身體付出許多代價:肩頸僵硬、腰痠背痛、腸胃不適、失眠……,我們往往只意識到身體的症狀,卻容易忽略了:「硬的不見得是身體,而是你的心。」

 按摩、SPA、推拿只能改善身體的僵硬、氣血不順,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放鬆心智,回到當下。把念頭帶回身體,找到身心連結,從「心」解身體的痛,也從「動」找當下,安頓你的心。  讓我們開始培養「心」習慣。

31個放鬆提案,每天選1則執行,為平衡、安定、滿足的一天定調。如果能持續,你將慢慢找回身心的柔軟力。   「肩頸頂叩叩」是現代人的寫照。做個小測驗,坐在地上雙腳打直,前彎時,你的手可以碰到哪裡?碰不到腳的人請舉手!  身體僵硬、緊繃一方面跟久坐、姿勢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,關節活動度變小,肌肉、筋膜的延展度降低,身體逐漸適應這樣的結構之後,就變得僵硬。

另一方面,也跟你大腦、神經系統的肌肉控制力有關。  宏恩醫院物理治療師曾俊智解釋,身體適應某些肌肉活動後,大腦神經系統也會習慣這種肌肉控制模式,當我們試圖改變時,例如拉伸、延展、用力等,大腦對肌肉的控制力不夠,便會判定為危險,發出「疼痛」訊號作為保護,避免身體繼續進行而受傷。

  身體卡卡,我們習慣找推拿、按摩、SPA等紓緩;壓力來襲,情緒快要爆炸,面對生活的不確定、困惑時,許多人會尋求塔羅、擲筊占卜、宗教、禪修等心靈導師的指引,來安定紛亂的心。  然而身心是合一的,有時候,真正硬的不是身體,而是你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