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用抗憂鬱藥物 任意停藥易復發

中時健康 黃靖芳/台北報導2013.12.12

林小姐常莫名哭泣、睡不著、吃不下,無心工作,求助於身心科醫師,服用抗憂鬱藥物一、二週後,覺得症狀改善,便自行停藥,沒想到過了一、二個星期後,症狀再度出現。身心醫學科醫師表示,服用抗憂鬱藥物後不可隨便停藥,需由醫師視病人狀況決定停藥時機及方式,以免憂鬱症復發,甚至讓憂鬱症慢性化。

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徐鴻傑表示,現今社會壓力大,憂鬱症十分普遍,若只是輕度憂鬱症,可以藉由心理治療、多運動以及飲食調整等方式來改善,不一定要用藥。

但若已是重度憂鬱症,則一定要先用藥,以免腦部受到疾病影響,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。至於中度憂鬱症患者,若是已影響心理、生活功能,無法好好照顧自己、或順利工作時,則可考慮藥物改善。

徐鴻傑強調,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,大部份病人用藥治療改善後,依照醫師指示逐步減藥,多數可以順利停藥,並不會有成癮的危險,但需留意服藥時間需有足夠療程,達到有效治療劑量,否則會有再復發的風險。

有些民眾擔心藥物傷肝、傷腎,常在自覺病情改善後就自行停藥,雖然剛停藥時沒事,但過了二、三周至一個月後,就可能再復發,或是有些患者停藥二、三天卻出現戒斷症狀,如噁心、頭暈、煩躁、失眠等,若此而重新治療療程,不僅延宕治療,更可能造成憂鬱症慢性化。

徐鴻傑表示,服用抗憂鬱藥若併服其它藥物時,也要留意藥物交互作用,最好在看其他科時,將藥物帶給醫師查看,以免交互作用讓藥效打折扣或衍生其他不適,影響治療效果。

徐鴻傑提醒,要成功減藥甚至停藥,除了遵照醫師指示用藥之外,有些藥物減藥速度不能太快,否則會出現戒斷症狀,不要操之過急,減藥過程中,要注意日常作息仍要維持規律,不熬夜,多運動,才能讓減藥過程順利。雖然有少部份患者可能無法完全停藥,但也可減到只需服用低劑量藥物,維持健康生活。
  

資料來源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2,23&id=172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