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工作繁忙,心理健康成為了在快速步調下,經常被忽視的一塊。
你是不是也曾在 PTT 上搜尋「憂鬱症症狀」相關的文章?不少網友發文表示:「最近總是提不起勁」、「對什麼都沒興趣,是不是得了憂鬱症?」
昕晴診所醫師提醒:這些看似小狀況,其實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警訊。
目錄
憂鬱症前兆有哪些?
憂鬱症前兆主要可以分為心理與生理兩大類,以下是常見的症狀表格整理。
憂鬱症前兆心理與生理症狀對照表:
憂鬱症常見的心理與生理症狀,協助您快速自我檢視。
心理症狀 | 生理症狀 | |
---|---|---|
憂鬱症前兆 |
|
|
哪些人容易有憂鬱症前兆
多國的臨床研究顯示,下列是罹患憂鬱症比例較高的族群:
- 遇到突發性事件
一般常見的突發事件如失戀、喪偶或遭逢重大變故,都可能讓人罹患憂鬱症。
- 社群沉迷者
使用社群、手機頻率較高者,出現憂鬱症前兆的比例也明顯較高。
- 從事高壓型工作
工作時間長、沒有工作夥伴或需要獨自承擔較大責任,都屬高壓型工作。
- 青少年或女性
青少年易受同儕影響,憂鬱症比較較成人高;而女性比男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高一倍。
- 家人親戚有憂鬱症病史
研究顯示基因會誘發憂鬱症,家族中有憂鬱症者,後代有四成機率會獲得遺傳。
- 長年居住冬季較長或陰冷的環境
冬季較長或陰冷的環境容易導致負面情緒產生,因而衍生憂鬱因子。
- 完美主義、對自己高要求者
擁有完美主義、高自我要求者,相對容易產生對自我的壓力,可能導致憂鬱前兆。
出現憂鬱症前兆就一定是憂鬱症嗎
憂鬱症前兆種類多樣,這確實提供民眾一個自我評估的方式。但徐宏銘醫師表示,自我評估憂鬱症前兆只是一個最初階的判斷,並不代表一定就是憂鬱症。
如果民眾自覺有出現多個憂鬱症前兆,建議還是實際就診,讓專業身心科醫師透過問診與專業儀器檢測等方式,才能診斷您是否真的患有憂鬱症或相關疾病。
憂鬱症症狀ptt鄉民怎麼說?這些真實經驗你也有共鳴嗎?
在 PTT 心情板、WomenTalk 等討論區中,許多網友也分享自己罹患憂鬱症前的真實感受與症狀。根據鄉民們的分享,以下是常被提及的憂鬱症前兆經驗:
- 一早醒來就提不起勁、不想出門
-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即使身邊的人不斷鼓勵還是無法振作
- 明明身體健康檢查沒問題,卻常頭痛、全身痠痛
- 原本很愛玩的興趣都失去熱情
- 開始躲避朋友、拒絕社交
這些症狀往往讓人以為只是「累了」、「心情不好」,但其實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訊號。
許多網友也表示,雖然一開始不願就醫,但在親友鼓勵下接受專業協助後,才慢慢改善情況。
可見,適時尋求專業協助,是走出憂鬱的第一步。
發現憂鬱症前兆ptt網友分享自救方式
從上我們可知,當發現憂鬱症前兆,建議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就醫檢查。在就醫的同時,無論有沒有檢測出憂鬱症,會出現憂鬱症前兆的原因,很大機率是您的身心健康已經出了狀況,因此自我調適也會是個非常重要的過程,下列我們也提供眾多網友分享的自我調適ips整理:

- 改變生活作息
- 花更多時間從事興趣
- 規律運動
- 培養正念與自我鼓勵習慣
- 多找親朋好友聊天,建立社交連結
懶人包總結|憂鬱症前兆ptt常見症狀有哪些?什麼時候該就醫?
- 出現情緒持續低落、失眠、失去興趣等狀況超過兩週以上
- 開始逃避人群、產生強烈無力感或自我否定
- 身體出現莫名不適但檢查無異常
- 出現三項以上前兆,即應盡早就醫,由專業醫師協助判斷
台中昕晴診所,專業諮詢讓您找回好心情
台中精神科專科推薦-昕晴診所,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擁有清朗無雲的心情與寬廣如藍天的心境,所以認真為每一位進來造訪的病患提供最悉心、專業的建議與協助。
我們不強調在藥物治療的藥效性,而是在心理治療能提供給每位病患最多的幫助。
其實心裡生了病就像身體生病一樣,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,並對症下藥就可以使生病的部位慢慢醫治好。
昕晴診所就是以聆聽、同理心的態度來幫助病患們治療心中的疾病。讓所有人都能以晴朗的心情面對世界,病患能在昕晴診所找到另一片天空。
- 延伸閱讀:憂鬱症藥物如何治癒憂鬱症?憂鬱症的藥哪裡買?
- 延伸閱讀:憂鬱症會好嗎?憂鬱症的治療歷程
- 延伸閱讀:憂鬱症自殘關聯是什麼?發現親友憂鬱症自殘怎麼辦?